2006年高考作文安徽卷()作文试题及题目详解

admin 发布于 2024-02-10 阅读(111)

2006年高考作文安徽卷

作文试题 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题目详解 

每年高考开始以后,人们谈到的更多的话题就是今年高考的作文题是什么。特别是今年安徽省语文第一次自主命题,大家除了关心作文题是什么之外,还关心今年的作文题出得怎么样,好写不好写等等。总体说来,安徽卷作文题出得相当好。一是保证每个考生都有话讲。二是考生的分数将拉开一定的距离。不少人都说,这个话题好写,但是想写好也难。考生如果不是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的话,想得高分也是不容易的。具体说来,我认为这个作文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形式求变,难度降低和前几年的作文相比较,今年的作文形式仍是话题作文,但类型有所不同。前几年安徽地区用的都是全国卷(全国卷一),2003年以来都是关系型话题:2003年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话题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5年的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三年都是关系型话题。而今年的“读”是单词语型话题(由一个词语构成的话题)。“读”就是话题的核心和写作范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留下较大的写作空间。在概念的理解上,“读”这个词显得更单纯,不会像有些词语因多义性而产生偏题现象,审题上的障碍较小,写作难度自然降低了。从限制上看,它所受的限制较小,不像前几年那样,题目本身隐含许多限制。比如2002年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心灵的选择其实是别无选择。你只能选择救人,就像材料中的登山者选择救那个被冻僵的人那样,你的选择最终要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那一年,某省有个考生写了一篇《潘金莲的选择》,他认为潘金莲就应该选择西门庆,而不应该选择武大郎。这篇作文尽管观点新颖,语言也很不错,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人认为他背离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有的人甚至主张应该判零分。而今年的作文题限制较少,使考生的思想情感的载体更趋向于多元化。从材料的性质和功能看,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前几年的材料大都是寓言或带有寓意的故事或名言。这些材料兼有论据功能,而今年的材料没有论据功能,却有明确的指向性功能。以“读”为话题,简洁明了,话题材料语提示可以读书,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写作提示语明确,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考生只要根据他的指向,选取切入点,定下情感发挥点,一般不会跑题。

第二,贴近现实,有话可说从材料提示的内容看,读的范围涉及“自然”“社会”“父母”“老师”“同学”“自己”……人生经历中,任何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任何接触、交流的对象都是读的对象,任何接触、交流的体会都是读的体会。从这个层面上讲,它的指向就是让学生关注现实,从现实中找材料,目的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也可以避免学生空发议论,瞎编乱造等高考作文常见的一些弊端。

第三,回避热点,避免宿构在高考前,各种媒体尤其是网上猜题现象屡见不鲜。有人甚至判断今年高考作文肯定要涉及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有人猜要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热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今年安徽卷作文题都予以回避,有效地避免了一些考生的宿构文章。第四,强调理性思考,注重情感体验话题的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下笔应该比较容易,但真正要得高分却有点难度。因为优秀的议论文应该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理性思考,优秀的记叙文应该具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人生感悟。而近一段时期,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浮躁,人们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社会,关注自然,品味人生,所以大多数文章缺乏真切的情感体验,难有感人至深的佳作,而有深度有思想的大气文章更是凤毛麟角了。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学生的写作,今年的安徽作文题目可以说在扭转文风方面作出了一番努力。

(彭光品)

我要纠错

掌上高招服务号

标签:  话题 作文 考生 安徽 高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